心经
《心经》的旋律从无定格,原是每个人心底独有的节奏与清声。生命飘摇之际,某个瞬间的声音,便成了托住身心的力量。当我们肯停下匆忙的脚步,细听心潮起落,那段专属的梵音,自会如溪泉般静静流淌。 我的这段旋律,竟在纽约的霓虹与警笛间悄然生起。二十岁的焦虑与迷茫如薄雾缠身时,总爱躲进大都会博物馆二楼——一尊唐代阿弥陀佛像静坐眼前,斑驳褪色里藏着千年的沉静;旁侧彩绘木雕水月观音斜倚着,手臂轻搭在舒展的右腿上,自在姿态似俯瞰人间烟火,又似将无尽慈悲漫洒开来。(这不正是“观自在菩萨”的真容么!)就在这般殊胜境地里,我一遍遍寻觅,想为那一刻的心境寻得最贴切的音声。 人们以各异的语言念诵经文,从身边来去、驻留。陌生或虔诚的语调里,不同肤色、不同母语的呼吸,在温润的佛光中渐渐同频。原来跨越种族与文化的,不只是艺术与信仰,更有人们对安宁最本真的向往。
